投稿邮箱:tougao@114cha.com

速录资讯
新中国成立前唐亚伟的速记思想_sqldoulbeline_学速录首选亚伟速录
2019-04-12 11:37     【字体: 】     【 关闭 】    

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唐亚伟编著过两本教材,两部著作。两本教材一是《亚伟速记学》,1938年出版,解放前共出12版,每版都有改进,亚伟速记学校印行。另一是《亚伟速记高级讲义》,1942年出版至1952年修订出了8版,亚伟速记学校印行。两部著作一为《速记发音法》,1948年亚伟速记学校印行,1953年再版;另一为《速记丛谈》,1948年上海亚伟速记学校印行,是唐亚伟的速记学术论文集,内收《速记正名》、《速记三要素》、《速记三阶段》、《速记学习三秘诀》、《速记是一种艺术》、《速记因素的省略》、《速记与打字》、《世界速记权威格锐格博士》等文章。

   唐亚伟同志首先发表了《速记正名》。文章概括说来,速记具有下列三个特点:(一)书写迅速(时间范畴)。(二)符号系统简单(空间范畴)。(三)从记音入手,达到记意的目的(功效目的)。而主要特点是“书写迅速”。

    唐亚伟同志在一篇题为《速记发展的新阶段(纲要)》中说“速记”和“速记学”的概念变化,指出,速记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,也属于信息学科。由于语言学和信息学科的不断发展,“速记”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都发生了变化。现有辞书只是简要解释了“手写速记”,却未提“机械速记”和“电脑速记”。唐氏认为,“手写速记”是用简单符号和缩写方法记录语言的;“机械速记”是用多键并击的打字方法记录语言的;真正的“电脑速记”是用声音识别的输入方法记录语言的。“速记”的本身是技术,也称速记术、速记法。速记的理论研究是“速记学”。速记学是从速记术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。这些理论又指导速记术的进一步发展。速记的概念变化了,速记学的概念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。唐氏还认为,速记学的研究范围在扩大。速记理论工作者不仅要研究与速记学有关的语言学、符号学、文字学、形式逻辑、辩证逻辑……,而且还要研究信息论、数理语言学、数理逻辑、系统论、计算机语言……等。

    唐亚伟在《速记丛谈》一书中,提出的速记学术观点,主要有:

 (一)速记正名

    速记,在中国最早叫做“快字”,在日本,最早叫做“写言术”,在古代希腊、罗马叫Tachygraphy,现在欧美叫“短写法”(Shorthand)。我们通用的“速记”两字,是外来词,原为一位日本记者矢野文雄于明治十七年(1884)最早提出,相沿引用,成为定名。

    速记≠音符;
    速记≠文字。

    速记是什么?唐亚伟认为:“速记的内容最少须包括下列三个方面:1.简单的符号的运用(空间观念);2.短时间内,迅速表达(时间观念);3.记录人类语言(功效目的)。此三者相互为用,相因相成,缺一便不能成为“速记学”。因此,我们对于速记的命名,亦当顾及这三方面,不可偏废,自属定论。”

    (二)速记三要素

    形、音、义是速记符号的三个要素,是速记建立的三个基点,也是速记运用的三方面:

    1.论属性:“形”是物理的,“音”是生理的,“意”是心理的。

    2.论作用:“形”是速记的外圈――形式,是诉诸视觉的一种符号;“意”是速记的里圈――内容,是诉诸思维的一种作用;“音”是速记的中圈――媒介,是诉诸听觉的一种波动。

    3.论关系:“形”为主体,“意”为目的,“音”为桥梁。三者相互为用,关系密切。

    4.论发生的次序:记录时,最先有“意”,其次发“音”,再次录“形”。译读时,却正相反,最先看“形”,其次辨“音”,再次得“意”。

    5.论分量:形、音、意三者在速记学习阶段中,有增减。初阶时,三者并重,即一形、一音、一意义;进阶时,仅少形、少量音,即可表示多数的意义。

    (三)速记三阶段

    “写、译、理”是速记过程中的三个阶段,也可以说是速记完成的三个步骤。

    “写”,指听写或默写;“译”,是译读或译文;“理”就是整理。

    1.论性质:“写”是速记中的摄取阶段(摄取语言信息);“译”是速记中的表现阶段(表现语言信息);“理”是速记中的美化阶段(美化语言信息)。

     2.运用上:“写”是速记中偏重于“速”的阶段(最受客观条件――时间的限制),“译”和“理”是速记中偏重于“记”的阶段。

    3.论顺序:“写、译、理”的顺序有两种:

    (1)一般的:写(速符)→译(汉字)→理(汉字)。

    (2)进步的:写(速符)→理(速符)→立(汉字)。

    (四)速记学习三秘诀

    “练习、练习、再练习”,是速记学习的三个秘诀。是表明“练习”的“连续性”和“习惯性”。

    第一个“练习”,是练习符号的准确。速记符形简单,分别细微,如果学习之初,没养成书写准确的基础,则以后应用,必困难丛生。符号的长短相似,大小不分,斜度错误,笔顺颠倒,势必无从翻译,全部文稿将尽成废纸。

    第二个“练习”,是练习符号的纯熟。速记的应用,着重在技术的熟练;因此,“熟练”的学习,应反复多次不断进行,日复一日,月复一月,自然达到理想的境地。

    第三个“练习”,是练习符号的简略。速记者在运用一般速记达到手脑合一、灵活一致的阶段以后,便需锻炼省略方法的应用。唐亚伟认为,“速记的省略,是速记学术的精深阶段,也是超速度养成的必需条件。‘一线一音’的理想,只是速记的‘小学’;‘一线数音’的追求,才是速记学术的‘最高学府’。我们如何运用最少的符号,保留下最多的语言,这是速记研究者应该发掘的最大矿藏。

    (五)速记是一种艺术

    速记不但不是一种机械的学术,而且还是一种活泼的艺术。所以一个成功的速记人,应该具备艺术的头脑,丰富与洋溢的生命力,而不断地去努力个人的进修;决不是机械地、庸俗的作个录音机似的去处理速记的文稿。
 速记方面,虽然许多演说家出口成章及用不着修辞剪裁,就是一篇美的文章。但出口成章的人,毕竟是少数;在语言当中找一篇出口成章的文章,比要找一副天然的图画更难。因此,速记人必须具有艺术的头脑和手腕,将速记稿经过美化和再创造后,才能达到速记的最后目的。

    速记学者再创造的过程中,第一,要“真”;第二,要“达”;第三,要“雅”。

    (六)速记是活的东西
   “速记是文化的武器,速记人是文化阵营里的飞行军。”这是亚伟速记学校教室墙壁上的横标。

    唐亚伟认为,速记学常在生长变化和新陈代谢,它是一个活的东西。随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而生发无穷,因为语言是速记的内容,有内容才能决定形式,才能产生方法。语文是活的,随时的繁荣孳长。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听到或想到许多新的名词,同时又有许多名词被淘汰了,这样便将如一切生物一样,永远替换着新细胞,新的生命,使它成为一个活的东西。


           

【免责声明】: 本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, 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,内容由热心网友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立即联系管理员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对使用本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,本站不作任何承诺。
分享到: